纵横通衢天地新
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大楼雄姿展现昨日上午,市民楼烁埼开着车来到义乌火车站,从站南一路进入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大楼,成了这里的“第一批客人”。他拉着行李箱边往候车室走边说:“没想到,义乌的‘新大门’如此气派,以后下雨天不用冒雨进站了,进出车站也更方便了。”
义乌与铁路的渊源始于原浙赣线。1930年,义乌拥有了站房建筑;直到1985年,义乌站还是原浙赣线上一个不起眼的三等站;随着义乌小商品渐渐声名远播,义乌站也出了名,升格为一等车站;2006年6月16日,义乌站从稠城迁至后宅,从此义乌铁路网发展驶上快车道;昨日,义乌的“新大门”——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部分功能区投入使用,义乌又向建成浙江第二大高铁站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抓住“速度经济”的发展机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承载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串联着人们的生活,是让城市、经济高速运转的大动脉。原浙赣线这条大动脉将义乌这个山间小城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而铁路义乌站最能深刻感受到义乌经济的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义乌这座小县城里正酝酿着一场变革——投资60万元,在离老火车站不远的新马路北端,建立了第一个专业小商品市场。当时还是三等站的义乌站成了“世界小商品之都”梦开始的地方,远道而来的单帮客背着大包小包,乘上火车,沿着铁路网,像进入毛细血管一样,把小商品带往全国各地。附近东阳、永康、仙居、嵊县、新昌、浦江、丽水甚至温州,都有大批货物由义乌站进出。市场的发展也映射在了义乌站的客运收入上——1985年,义乌站客运收入只有1400万元,而2005年达到2.42亿元,是20年前的17倍多。
2006年,义乌抓住了“速度经济”的发展机遇,将义乌站搬迁至后宅街道,有快速通道和城区相连,义乌新站成了原浙赣线电气化改造义乌移线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2014年,杭长高铁引入义乌站。随着高铁的出现,更是加速了义乌的发展,助推义乌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而义乌良好的经济以及就业环境,吸引了大批量的外来人口就业,也极大地促进了义乌铁路旅客运输的发展。2018年,义乌火车站旅客列车发送量达到1296万,从2010年至2018年,年旅客发送量平均增长率达11.1%,高于全国同期8.9%的平均增长速度,位列全国县级城市第一。
“得枢纽者得天下”。前不久,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浙江省综合交通枢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共建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着力打造杭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打造宁波(舟山)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温州、金华(义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义乌交通迎来了新一轮“速度经济”的发展机遇。
义乌站现有客运换乘设施、组织机制和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综合运输方式的要求。作为浙中城市群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及浙中地区商贸物流中心,位于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中沪昆通道上的义乌,打造新义乌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势在必行。《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中也明确了,在交通方面,以高铁义乌站建设为关键,构建三大交通走廊交汇中心,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联通开放的轨道交通体系。
铁路义乌站枢纽主要包括新建的铁路义乌站全高架站房、站前南广场、宗泽北路上跨、北站大道下穿及此次投入使用的综合交通枢纽大楼等项目。7月26日,记者来到综合交通枢纽大楼,看一看这个焕然一新的“义乌之门”。
据悉,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用地41公顷,概算总投资16亿元。作为义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汇集了高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出行模式,为旅客提供“零换乘”和“无缝衔接”体验。综合体建筑造型以“义乌之门”作为设计立意,两侧实,中间虚,形似敞开的义乌城市之门,欢迎天下来客。同时,两侧实体上部进行横向连接,又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义乌货郎担,传承义乌市场文化的精髓。主体大楼为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含进出站集散与换乘大厅、商业开发、综合管理办公、人防工程等。
通过一块块清晰的指示牌,记者驾驶着车辆从崭新的通道进入“义乌之门”。此次投用新增及调整道路5条,包括站南一路、站南二路、站南三路、站南四路和广场大道。本次沿广场大道主要开通3个入口,其中1个送客进站入口,2个地下停车场入口。同时启用送客入站口仅1个,位于枢纽大楼二层,行人需根据指示牌前往枢纽大楼二层进站。
“此次投用的地下一、二层停车场可为广大旅客提供1475个停车位,物业项目经理、主管、司炉暖通、综合维修技工等重要岗位人员都已提前进场熟悉实地情况,并同步编制了应急预案等运维处置方案。”交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使综合交通枢纽大楼早日投入使用,打造“7+1”式战斗先锋队,坚持优质、高效、安全建设,压缩审批办理环节,“精雕细琢”装饰工程,整理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区域验收速度等。大楼其余功能区还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接下去也将陆续投入使用。届时,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长途汽车等都可在此换乘,更加快速地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要求。
要做“敢为人先”的全高架站房
目前,杭长高铁、沪昆铁路从义乌穿境而过。义乌站车场6台15线,共开行高铁189列、普铁117列。2020年,义乌火车站到发客流量达到了1689.79万,成为浙江省内除杭州、宁波外的第三大铁路客运站,是全国最繁忙的县级铁路客运站。
根据铁路部门预测,杭长高铁、沪昆铁路、杭温高铁一期及二期、金甬铁路、金义三四线、金义东城际轻轨7条铁路将在义乌站实现互联互通,义乌站旅客发送量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分别为1900万人/年、2250万人/年(进出客流量将超过3800万人/年、4500万人/年)。义乌站现有侧式站房已远远不能满足旅客进出的便捷需求,建设全高架站房成了义乌站房改造的“唯一出路”。
铁路义乌站全高架站房项目成了铁路义乌站枢纽建设的核心项目,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运行高铁上面实施的站房改造项目。为抓住高铁时代发展机遇,交通创新,义乌“敢为人先”。
“义乌站必须在列车不停运的情况下完成全高架站房建设,全国尚无先例,技术难度极大。”义乌铁路与综合枢纽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要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高架站房是必不可少的。”2017年,我市拟定全力以赴争取建设高架站房,随即赴北京进行申报攻坚,努力在设计方案上做突破,在施工安全上打消各级铁路部门的顾虑。经过4年的攻坚,共计205次414天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汇报对接工作。2020年7月30日,义乌获批全国首例运行高铁上建设全高架站房项目。
据悉,铁路义乌站全高架站房总规模约为75000平方米,场站规模扩展为11台27线,接入杭长高铁、沪昆铁路、杭温高铁、金义三四线、金甬铁路等,实现义乌站与长三角主要城市间高速铁路直连直通。建成后,将与目前投用的综合交通枢纽大楼互联互通。届时,义乌站将成为浙江第二大高铁站,未来进出义乌站环境也将得到彻底改善。
与此同时,未来几年,义乌将
构建大容量、高效率的干线铁路网,干线铁路总体上形成“三高二普”布局,其中“三高”指沪昆高铁、杭温高铁、金义三四线,“二普”为沪昆铁路、金甬铁路。辐射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温州)、南昌、合肥5个方向,总里程160公里,强化与国家高铁网、长三角轨道交通网衔接;
优化铁路集疏运系统,谋划沪绍(义)金铁路,跟踪国家和省超级高铁布局,积极研究沪杭磁悬浮延伸义乌可行性,引领义乌城市跃级;
优化铁路货运枢纽布局,积极争取铁路西站列为全国集装箱专办站,推进“义新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开行列数在全国前列;
通过高铁枢纽带动后宅、北苑、苏溪连片发展,形成38平方公里高铁新城。
铁路义乌站党支部书记曹宇
综合交通枢纽大楼部分设施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社会车辆接、送客和停车,增加了一条便捷的旅客进出站通道,提升了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城市品位。期待几年后,义乌能以全新高架车站迎接各方来客。
在义商人南思翔
作为在义温州商人,我十几岁就来到义乌,与义乌市场共成长。交通便利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福利,使全球各地商人更快速方便地来到义乌市场,相信义乌会乘着交通快速发展的东风,迎来更多的机遇。
出租车驾驶员邹水清
在这里从事出租车行业十多年,看着义乌快速发展,义乌站不断在变化。尤其是看到综合交通枢纽大楼拔地而起,心中无比期待义乌站的新面貌,希望我们出租车司机能早日“入驻”枢纽大楼。
外来大学生陈月
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了我一毕业就来到义乌,义乌的交通比不少城市都便利,去哪里出差都能坐高铁。铁路义乌站枢纽建成后,交通更能成为这座城市的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义创业发展。
东阳市民王欣欣
家住东阳的市民出门坐高铁一定会去义乌火车站,不仅仅是我们东阳,义乌站的发展关系着我们周边县市的市民出行。以后,轻轨线运行,我们从东阳来义乌就更便利了,期待铁路义乌站枢纽建设实现“零换乘”。
来源:义乌商报
编辑:毛阳成 责编:张丹娟
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