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潍坊市中医院|机械取栓,医生治病不能机械应对
潍坊市中医院|机械取栓,医生治病不能机械应对
近日,潍坊市中医院脑病一科、脑病四科医护团队联合攻坚,顺利完成一例脑血管急性闭塞介入机械取栓术。在患者危在旦夕之际,医护团队抢抓时机,家属全力支持,成功挽救患者生命,避免了血栓致残的危险。术后经过2周的休养,患者郑大爷又可以迈开双腿在小区遛弯了。
俗话说用药如用兵,不仅喻意对抗疾病就像调兵遣将,而且暗含战机瞬息万变之意。对应于脑病患者的急救,这句话尤为形象。一例成功的脑血管急救手术,就像战场上的一场遭遇战,其胜负往往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决定的。
争分夺秒的急救接力
有一天清晨6点,郑大爷在家中刚刚吃过早饭,突然感觉左侧身体发沉,左臂抬举费劲,很快就有站立不稳、双腿不受支配、双眼视物重影、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郑大爷被送往潍坊市中医院抢救,伴着救护车的警笛声,一场分秒必争的急救接力悄然开始。脑病四科副主任王玉勇作为首诊医师,沉着果断地进行四诊辨证,并通过脑部CT检查先行排除了脑出血。他结合郑大爷既往的“脑梗死、高血压病”病史及入院后的动态变化症状,初步判断为急性脑血管闭塞,同时认为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药物治疗,当即联系脑病一科主任贾玉勤进行会诊。
贾玉勤经过综合分析,判断郑大爷可能是后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建议立即进行脑血管造影,根据情况实施机械取栓术。由于送医及时,仍在机械取栓的黄金窗口期内,贾玉勤简单与家人沟通并取得了支持,郑大爷被紧急送往介入导管室。
一场生命的选择题
脑部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基底动脉栓塞,双侧小脑、双侧枕叶新发小梗塞灶,进一步印证了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贾玉勤立即确定治疗方案:实施机械取栓术,必要时对血管狭窄严重部位进行支架植入,但是此类手术必须征得家属的同意。在手术室门口,贾玉勤简洁明了地向家属告知了郑大爷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方案。在时间窗口期内,如果选择手术则将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但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概率的手术风险;如果选择保守治疗,确实可以避开手术风险,但并不代表可以完全脱离生命危险,并且可能要进行漫长的康复训练。
对于家人来说,这是一道关乎生命的选择题,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家人们在走廊里焦急地走来走去,气氛越发紧张。突然,郑大爷的长子说:“医生,我们愿意相信您,同意手术,我父亲的健康就拜托您了!”
贾玉勤点点头,转身走进手术室,脑病一科、介入导管室、麻醉科各团队成员齐心协作,迅速开展手术。
瞬息万变的生命救援
贾玉勤带领团队沉着应对,在动态影像导航下,娴熟的运用取栓器械,从病灶部位顺利取出两枚栓子,开通闭塞血管,生命通道成功打通。按照既定方案,此时应在血管狭窄部位继续放入支架,以进一步维持血管通道。
准备实施操作时,贾玉勤经过观察发现,此时血流恢复良好,综合考虑患者前期病史和术后血管状况,他立刻决定改变原有计划,取消支架置入。他认为,由于目前机械取栓已经解除患者生命危险,如果继续放入支架,会造成血流过度灌注,就像突然打开闸门放水,反而会造成河道满溢,郑大爷将有可能会再次承受脑水肿甚至脑出血的风险。
随后,脑病一科介入手术团队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以巩固目前的治疗成果。操作完成后观察到颅内的血流畅通且稳定,就结束了手术。术后,镇静状态下的郑大爷被暂时送入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和观察。
术后第3天,郑大爷返回普通病房,意识、言语、肢体功能几乎完全恢复。平安出院后,郑大爷早睡早起,每天继续外出遛弯,重新徜徉在春日的花海当中,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这般春景那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电话回访中,郑大爷的家人们仍然难掩激动的心情,“老人养育我们不容易,多亏了医护人员的当机立断和随机应变,我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老人如果瘫痪在床,生活质量就彻底没有了,我们全家都会陷入痛苦。”
透过这一例机械取栓术,生动说明了“时间、抉择、较量”这脑病急救三重奏的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上的拖延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脑病一科主任贾玉勤表示:“治疗使用机械取栓,但医生不能机械应对,‘战况’瞬息万变,需要以变应变,不可一概而论。在制定方案和实时操作中一定要有动态观和整体观,才能为患者赢得最大的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