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志宏
参观《美丽靖边》摄影展
2021年8月上旬,受老战友之邀,再次去了陕西省靖边县。靖边县隶属榆林市,位于陕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
34年前8月的一天,我曾因工作途经靖边并在县城小住一宿。当时的靖边和全国一样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县城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马路凸凹不平,垃圾随处可见。尤其是到了晚间,昏黄的路灯下行人稀疏,阵风刮过尘土飞扬,好一幅凄凉的景象。
这次故地重游给我留下的却是十分美好的印象:全县经济繁荣,稳居陕西十强、西部百强;县城规划科学,建设洋气,管理上档次;楼房林立,卫生整洁,群众精神面貌良好。此行不仅亲身感受了靖边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了解到了靖边不少鲜人为知的故事。
参观毛主席旧居留影
红色政权历史悠久。靖边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4月至8月,中华苏维埃西靖边、东靖边政府,分别在桃梨坝和店家城成立。期间,因反革命叛变使革命政权受到暂时损失。1935年底在中共陕北省委有力指导下很快恢复了靖边县苏维埃政府的工作。至此一直到全国解放,靖边县成为全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这里红色基因厚重,老百姓对党感情深厚。
参观小河会议纪念馆
小河会议实现重大转折。1947年夏秋之交,毛主席党中央转战陕北途中,于7月21日至23日在靖边驻地小河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这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制定了“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方针。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吹响了向国民党反动派全面进攻的号角。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及解放军建军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给靖边县领导赠书
“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出自靖边。靖边县委书记惠中权,陕西清涧人。1934年参加革命,1940年11月由甘泉县委书记调任靖边县委书记。到任后,他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造成的严重困难,立即深入乡村调查研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他身先士卒勇于吃苦,成绩突出被评为边区生产英雄。1942年在西北局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惠中权同志介绍了经验,毛主席在讲话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欣然为其题写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题词。1944年,惠中权同志调到毛主席身边当秘书。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毛主席党中央的许多重要决策,提供了充分依据。
统万城遗址
参观统万城遗址
匈奴族唯一都城——统万城。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国都遗址。距今已有1600年。位于靖边县北端58公里处。统万城取“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该遗址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史以及经济政治、城市建筑、军事、地理变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经千年风雨剥蚀,已经断垣残壁,但方圆九公里多仍然依稀可见当年的雄姿。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波浪谷。靖边丹霞地貌风景区位于县辖的龙洲乡,距县城东南约20公里。当地人称其为红砂岩、红砂石、红砂卯。因岩砂上的纹路像波浪,亦被称作波浪谷。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成为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靖边的波浪谷和美国的波浪谷相似,都是红沙岩地貌,距今已有6000万年历史。2018年因其历史价值、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而入选“中国黄河50景”名单。
独有的资源优势。靖边虽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但境内有芦河、红柳河、黑河、大理河、杏子河等6条河流滋润,共有35座水库,总容量8.8亿立方,人均占有水资源1200立方,居三秦之首。靖边是我国石油、天然气主产区之一。初步探明,石油储量在3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在4600亿立方以上,是中国最早发现的陆上最大世界级整装大气田。靖边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在800多平方公里。总储量预测在150—200亿吨。
与《美丽靖边》作者田捷合影
祖孙三代摄影迷。来到靖边县,提起痴迷摄影的祖孙三代无人不晓。三代人的共同理想是:用自己的相机接力记录下家乡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共同的特点是:业余爱好不误主业,废寝忘食加班加点。爷爷名叫田捷,曾是靖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学习摄影40年,吃苦流汗不计其数。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陕西日报》等刊发图片2800多幅,出版《美丽靖边》等大型画册14册,30多幅作品荣获全国及省市级大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00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公仆。
儿子名叫田高阳,在县委组织部工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小跟随父亲学摄影,这些年他工作之余,把全部时间、精力都用在了摄影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除部分作品收入父亲出版的画册外,本人也独立出版了《大美靖边》等画册,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大奖。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曾被榆林市委授予“五星党员”荣誉称号,被评为“榆林好人”、“最美扶贫干部”等。
孙子叫田一寒,2008年出生。由于受爷爷和爸爸的遗传及影响,他8岁起学习摄影。每年从春节闹秧歌开始,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拍摄靖边风光、历史名胜一百多幅。其中《秧歌表演霸王鞭》《东坑镇幸福家园》等作品先后入选市县摄影展,还有《跑驴》《祭奠》等十多幅作品先后被爷爷、爸爸的画册收入。文化课学习成绩优异,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
王志宏参观波浪谷丹霞地貌
作者王志宏 彬州新民镇人,1954年出生。1973年12月入伍,在乌鲁木齐军区基层部队任组织干事、组织股长、组织科副科长。1985年调兰州军区机关工作,历任政治部干部部任免处干事、处长、副部长。1998年任驻甘肃酒泉装甲十二师政治委员。2005年初起任宁夏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任政委期间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曾在中央级和地方重要期刊发表稿件两百多篇,其中《宁夏军区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散文集《岁月拾珍》。
原文编辑:曹益民
本文编辑:徐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