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7年以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政治巡察,全面实现本届市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利剑作用充分彰显,遏制治本效果显著,为推动襄阳市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高位推动,在率先垂范中走深走实
五年来,市委坚持把巡察监督作为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抓手,把巡察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总体布局,列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加强研究部署。市委常委会和理论中心组18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有关巡视巡察工作精神要求,书记专题会议12次听取巡察工作情况汇报,领导小组会议20次研究审议巡察工作重要事项。市委书记亲自担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谋划部署巡察工作,对重要事项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问题亲自督办,103次对巡察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书记专题会上28次直接点人点事点问题,推动解决重点问题24个,3次约谈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到位和落实巡察整改不力的20家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
坚守定位,在不断对焦中深化政治巡察
五年来,市委坚决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察职能定位,按照不同时期巡视巡察的不同要求,及时对焦调表,围绕“三大问题”“六围绕一加强”“四个落实”“三个聚焦”,安排部署巡察工作,政治监督定位更加精准,政治监督内容更加聚焦,有力推动了各级党组织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先后组织开展九轮对市直111个单位党组织常规巡察以及9次对重点部门、领域的专项巡察,解决了一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推动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国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上,反映我市巡察工作成效的相关纪录片在会上展播;中央巡视办主任王鸿津同志在湖北调研座谈会及全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上,我市4次交流发言;《中国纪检监察报》2次专题报道我市开展专项巡察成效。
融入发展,在精准监督中服务中心大局
五年来,市委始终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巡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巡察。2018年3月,围绕制约襄阳高质量发展问题,部署对47个重点项目开展专项巡察。通过巡察,挖出了项目建设背后的“政治病根”,发现了有关单位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破解项目建设难题不力、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119个,推动了市政工程开工率由巡前的不足40%提高到当年的80%,全民健身中心、苏岭山大桥等一批民生项目加快建成。2019年5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讲话精神,聚焦汉江中游(襄阳段)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市委部署开展“两非”整治专项巡察,通过巡察,移交非法采砂涉黑涉恶问题线索5件,督促3个职能部门、7个县(市区)党委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进江河岸线资源高效利用。2020年10月,聚焦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等问题,部署开展“东西轴线快速路项目建设”专项巡察,推动了相关市直单位和城区加快拆迁、建设进度。2021年5月,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超工期、超概算、开工慢等问题细化29方面重点监督内容,对湖北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项目、襄城棚改安置房等19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巡察,有力推动了疫情后襄阳经济社会复苏发展。
压实责任,在推动整改中实现标本兼治
五年来,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巡视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的重要讲话精神,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出台履行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办法,构建了分工明确、程序完备的整改监督体系。市纪委监委实行“委+室+组”协同推进制,召开整改督办会7次,下发督办函62份,督促整改解决21个历史遗留问题。市委组织部及时跟进,制定完善制度、流程134个,分领域分系统组织专题培训4次,推动全市选人用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委巡察机构发挥统筹协调、跟踪督促作用,组织开展了9轮回访督查和1轮巡察反馈问题“回头看”暨专项整治,推动十三届市委第一至九轮巡察反馈的4173个问题整改到位4119个,整改完成率达98.81%。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将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梳理归纳,向财政、教育、卫生、发改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分类移交,推动巡察成果综合运用。如,针对巡察发现的部分市直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推动市财政局完善了市直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针对项目巡察发现的“两超一慢”问题,推动市发改委以“放、减、管、堵”目标,完善《襄阳市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漏洞。
联动贯通,在系统集成中完善监督格局
五年来,市委坚持上下联动、左右贯通,把构建系统集成、高效协同的市县巡察工作格局作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在需求。对上积极配合,先后6次配合中央、省委巡视组对襄阳市、老河口市、鱼梁洲开发区巡视及“回头看”工作;按照省委统一部署,2次组织市县巡察机构参加对民政、水利系统以及涉粮问题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选派17名市县巡察干部参加中央和省委巡视工作。对下协调有序,坚持一体谋划、一体推动市县两级巡察工作,将县级巡察、村(社区)巡察纳入全市巡察全覆盖内容,连续4年对县(市区)党委落实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情况开展专项检查,3次召开全市巡察工作会议、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村(社区)巡察工作推进会。统筹调度市县巡察力量,聚焦教育、卫生、水利、民政、法院、检察院6个系统及脱贫攻坚、汉江禁捕退捕、文明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等4个重点领域开展联动巡察,涉及市县各级部门177个,发现突出性问题2329个,联动效果凸显。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出台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审计、政法等机关和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实现巡前信息无缝对接、巡中工作相互借力、巡后成果充分运用,构建了大监督格局。
规范运行,在改革创新中行稳致远
五年来,市委坚持把加强规范化和法制化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巡察组、巡察办工作规则,做到明责、知责、履责,为巡察机构规范运行打下基础;通过对标对表、制度规范、流程再造,出台部门协作配合、反馈问题整改、问题线索处置等49项巡察制度,配套制定指导督导、底稿编制指南等工作流程5个,涵盖巡察机构党的建设、机关管理及巡察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移交、整改等各个环节,保证了巡察方向更明确、标准更规范、步骤更清晰。敢于尝试、善于创新,持之以恒探索提升巡察质量的有效路径,制定《巡察报告质量评审办法(试行)》《巡察报告问题底稿评审办法(试行)》,根据制度要求先后开展巡察报告、问题底稿质量评审15次,指出各类问题600余个,下发通报5期,以多方联审、量化考核方式全方位提升巡察质量。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新一届市委巡察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政治巡察,坚守政治巡察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完善市县巡察工作格局,主动贯通各类监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巡察工作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襄阳市委巡察办编 辑:曾 辉 文字校对:曾 辉审 核:梁启武 图片来源:智廉襄阳【同题共答看变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