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684-2022《建设用砂》新标准规定了建设用砂的分类与类别、一般规定、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和普通砂浆用砂。
(世邦集团参与标准起草)
(点击图片跳转原文链接查看新标准原文)
那么新国标《建设用砂》都修改了哪些内容呢?
与2011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在术语定义、一般规定、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更改、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标准修订时为了完整、科学表述,便于理解相关术语和定义,更改了天然砂、机制砂、亚甲蓝(MB)值的定义,增加了混合砂的定义、分类,增加了机制砂片状颗粒的定义。
1新——天然砂定义:
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产生破碎、风化、分选、运移、堆(沉)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注: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净化处理的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
2新——机制砂定义:
以岩石、卵石、矿山废石和尾矿等为原料,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级配、粒形和石粉含量满足要求且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
注:机制砂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
3新——亚甲蓝(MB)值定义:
用于判定机制砂吸附性能的指标。
4混合砂定义:
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
5机制砂片状颗粒定义:
粒径1.18mm以上的机制砂颗粒中最小一维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0.45倍的颗粒。
(新版砂的分类标准)
二、修改了技术要求
近年来,随着砂石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砂石原料来源的日趋复杂性,为了保障下游产品混凝土质量,相关技术指标需要适时修改调整。
分类中增加了特细砂的细度模数范围,更改了Ⅰ类砂的颗粒级配要求,增加分计筛余技术指标和细度模数要求。
修改了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技术要求——
泥块含量的技术要求——
有害物质的技术要求等——
同时,为了适应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需求,优化骨料颗粒形状,提高I类机制砂的品质,提出片状颗粒含量技术要求。经试验验证,协调相关标准,确定I类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要求为≤10%,并相应增加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的试验方法。
三、修改了泥块含量的试验方法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机制砂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机制砂的泥块含量指标一直延用天然砂的标准和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不适用性日渐突出。通过修改试验方法,解决了机制砂中的石粉被误判为泥块的问题。
四、修改了检验项目和组批规则
更改了出厂检验的项目,对净化处理的海砂增加了氯化物和贝壳含量的检验项目,对I类机制砂增加了片状颗粒含量检验项目。
组批规则方面,为适应目前砂石生产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现状,本次修订改为“按同分类、类别及日产量,日产量不超过4000t,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亦为一批;日产量超过4000t,按连续生产每8小时的产量为一批,不足8小时的亦为一批。”
新国标《建设用砂》的修订对砂石行业有什么意义?
砂石骨料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用量最大的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砂石骨料的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的质量,关乎国计民生。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建筑工程快速发展,近几年砂石行业一度出现供需失衡、价格高涨等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解决天然砂石资源面临枯竭的现实问题,大力发展机制砂石已成为新形势下砂石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但机制砂石性能指标不统一、来源渠道受限等问题阻碍了砂石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新国家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增强砂石产品品质和供给水平,满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砂石行业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内容以官方最终印刷版本为准)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机械展 官方网站-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