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信重工召开2022年科技大会,传达贯彻落实集团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总结2021年技术创新工作,部署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
中信重工以近400万元重奖表彰荣获2021年公司科学技术奖、优秀设计师、优秀工艺师、青年创新创效先进个人的代表。
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俞章法对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两个突出”强调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参会,中国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空空导弹专家樊会涛,河南科技大学校长孔留安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
要始终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公司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加大创新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体技术人员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深度践行“两个一切”“顶天立地”的研发理念,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公司院士顾问团队的指导下,在践行国家战略上有新作为,在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
要以“市场开发”和“降本增效”为科技创新的两大重要抓手,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公司完成2022年“1125”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今年中信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上,公司三项目分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实现了设置奖项全覆盖,三人入选领军人物,两项目获得集团首批十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授牌,公司作典型发言。
中信重工的科技创新走在了集团子公司的前列,得到了集团的高度肯定,这是中信重工硬科技实力的体现,是我们科技创新自信的体现,也是我们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的动力。在全面传达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后,俞章法董事长以“自信”作为关键词,回顾公司2021年的科技创新工作。他指出,集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的肯定,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自信。公司的科技创新自信,来自公司完备的创新体系、高端的创新平台、承担的重大创新课题、优秀的创新团队、开放的创新理念、丰硕的创新成果以及公司的前瞻布局和谋划。
对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俞章法董事长强调要围绕市场开发、降本增效两个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支撑,要求做好“两个突出”:
一是突出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落实推进集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课题、重大技术装备及首台套产品、前瞻性技术储备课题,并通过培育创新文化、精选创新课题、加强平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机制保障,落实推进系统创新能力建设。
二是突出重点工作和任务,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要强化技术营销一体化,助力市场开发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新产品产业化推广工程,加快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坚定不移推进智能化提升工程,切实落实“6321”数字化行动方案。要发挥技术主导作用,助力降本增效工作。要强化“刚性利润、柔性成本”的理念,认真思考研讨“收入-利润=成本”,要达成共识,形成自觉行动;要坚定不移推进产品竞争力提升工程,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定不移推进生产力布局工程,进一步强化核心制造,强化协同制造,强力打造合作共赢供应链体系。
俞章法董事长强调指出:
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我们要坚持把以创新引领发展作为主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面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创新实效和创新贡献,进一步夯实硬科技实力,进一步巩固国之重器地位,以科技创新的新举措、新成果支撑公司营收目标的实现,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刘炯天院士被聘请为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樊会涛院士被聘请为公司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俞章法董事长专门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 刘炯天院士、樊会涛院士、孔留安校长对公司技术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就国重实验室重组、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
△中信重工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张志勇作题为《在践行国家战略上有新作为,在科技创新上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工作报告,并分别与2022年公司重大研发项目专项和工匠创新专项的6名负责人代表签订科研开发项目责任书。
荣 誉 时 刻~
△ 公司领导先后为优秀设计师、工艺师及青年创新创效先进个人颁奖
△ 公司领导分别为获得公司科学技术奖各项目代表颁奖
△ 公司董事长俞章法为获得公司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颁奖
光 荣 榜
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政府奖项和荣誉
2021年度优秀设计师、优秀工艺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建厂65周年。技术系统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焦“1115”重点工作,坚决落实“两个一切”和“顶天立地”的创新理念,在科研开发、突破“卡脖子”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推广等方面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为鼓励科技创新,对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激励,提高技术人员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积极性,营造全员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决定对1项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创新设计奖、5项工匠创新奖、3项专利奖、4项技术标准奖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200万元表彰奖励。
同时,为表彰广大技术人员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科研开发、技术准备、技术服务、工艺设计以及新产品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和突出成果,决定对2021年度表现突出的44名优秀设计师和28名优秀工艺师予以表彰奖励。
希望获得表彰的项目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弘扬拼搏奋斗精神,为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政府奖项和荣誉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北京放射性核束加速器自主研发及应用
中信集团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千万吨级矿山碎磨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中信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加氢反应器用超大型锻件制造技术及应用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矿井提升装备深井重载提升与延深扩产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温高压大型压力容器用主体锻件制造技术及应用
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测量型工业CT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型矿山提升设备齿轮传动装置轻量化及降噪技术
中信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应急救援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型大型矿用磨机衬板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焦裕禄精神”驱动的重大装备高端定制质量管理模式
2021年全国质量标杆
北京放射性核束加速器自主研发及应用
“装备中国”2021年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大赛银奖
千万吨级矿山碎磨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中信重工科技进步奖
特别贡献奖
*********批量化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一等奖
超大型吸力式导管架制造技术研究
*****研制和批量化制造及总装技术研究
霞浦示范快堆不锈钢关键材料国产化研发与应用
生产力管控大厅数字化平台开发与应用
二等奖
智能煤矿一体化管控系统
*****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高纯镁钙砂生产工艺研究
永磁变频控制系统研发及应用
三等奖
低温型软包特种电芯PM30F-L研制
新型电炉物料提升装备研究
高参数饱和蒸汽汽轮机技术研发
高效加工技术(雾化切削、超声光整
自动背镗、激光除锈、纳米转化剂除锈)研究
矿井提升机天轮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抗磨白口铸铁在大型矿山装备的产业化应用
750tm操作机关节轴承创新改造
大型港口设备故障诊断与评价综合解决方案及现场应用
辊压机行星减速器失效机理分析与优化技术研究
创新设计奖
GPYJ900-12W特大型节能真空立盘过滤机
CSM-2250立式搅拌磨
GM220-180高压辊磨机
工匠创新奖
*****批量化加工效率提高与质量提升技术研究
大型分体端盖整体盖箱操作方法应用
钢结构项目现场装焊工艺研究
DMVT1600立车精度提升创新攻关
辊压机类产品装配效率与生产过程质量提升攻关
专利奖
一种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系统
超大型空心盘形锻件的整锻成形方法
一种安装磨机衬板用的机械手设计方法
技术标准奖
《立式搅拌磨》
《立磨磨盘、磨辊衬板(辊套)修复规范》
《矿渣水泥立磨》
《大型开式齿轮铸钢件、技术条件》
《球磨粉磨系统-矿物物料易磨性试验方法》
中信重工优秀设计师
矿研院
郭迈迈、阮佳琪、曲佳佳、柴俊峰、刘云峰
重装设计院
冯浩源、贺炎炎、沈二强、江 军
刘晓春、沈明明、李文洒、陈 明、王 琴
何康康、赵伟刚、高海燕、马一春、潘秀格、仝丽娟
自动化公司
田圣彬、杨计革、张英锋
建安公司
薛飞飞
设备保障部
刘 坤
关键基础件事业部
秦红付、张瑞华、陈朝阳、朱丹平
工程成套板块
齐 闯、符鑫杰、魏永杰、朱水强、党静远
发电设备公司
王趁新
固液分离小事业部
解华华
开诚智能
张金艳、刘 娜
储变电
郭争光、刘祖凡
科佳信
王守超
中信成像
邓 石
信息技术管理中心
李红梅、辛 旗
优秀工艺师
重装设计院
孙利强、梁志理、刘延民、李 雪、王国彪、杨聚侠
自动化公司
赵 磊
重铸铁业公司
于志斌
质保部
樊伟伟、张琳伟
矿山厂
晋向雷、王洪晓
重装厂
王改良、娄姗樱
铆焊厂
田 娜、王丽宏
齿轮箱厂
张 萍
漳州公司
霍友杰、王松涛
铸锻公司
李子敬、代博杰、魏长锁、聂新林、李 岩、刘 琦
能源公司
仙 朋
发电设备公司
李飞飞、程相振
青年创新创效先进个人
矿研院
李卫军、曾令琴、胡国辉
铸锻公司
周璟、危亚军、王行
自动化公司
赵凯
铆焊厂
李鹏飞
矿山厂
李宝明
工程技术公司
苏华伟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WICEE 2022西部成都工程机械展 官方网站-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